当初选了大包,想着省心又省钱,结果入住半年就后悔!"——这是无数装修过来人的真实心声。装修公司承诺的"零增项""品牌材料",往往暗藏三大致命套路:
套路一:材料偷梁换柱
杭州王女士签约时明确选用了某进口品牌瓷砖,施工时却被工长以"家用易渗色"为由,诱导加价3.6万更换"德国抗菌管"。后经查证,该水管实为国内代工产品,成本不足报价的三分之一。
套路二:工艺恶意拆分
北京刘先生家的墙面工程,被工长将"基层处理""挂网防裂"等7道工序拆分收费,仅此一项就追加2.8万元。更隐蔽的是,这些拆分项常被包装成"行业标准",让普通业主难辨真伪。
套路三:合同文字陷阱
深圳某别墅业主因合同中"按实际发生工程量结算"的条款,水电工程从预估8万飙升至23万。工长解释"梁柱多需绕行",却拿不出具体施工日志,业主维权无门。
过来人划重点:这5样东西必须自己买!
1、水电主材(PPR管/电线)
装修公司常用低价劣质材料,建议自购日丰、伟星等品牌产品,并要求提供追溯码。
2、开关插座
劣质产品易发热引发火灾,推荐西门子、施耐德等品牌,网购比实体店省30%。
3、卫浴设备
马桶、淋浴房必须自购!某业主使用装修公司"特供版"马桶,半年堵塞3次,拆开发现无S弯防臭设计。
4、定制柜体
板材虚报面积是常见手段,建议自购千年舟、兔宝宝等ENF级板材,并监督加工。
5、瓷砖与地板
装修公司常以"工程特供版"充数,自购可确保材质与花色符合预期,东鹏、马可波罗等品牌线下团购价更低。
省钱实操指南
中央空调:两室两厅选"客餐厅+主卧一拖二",比全屋中央空调省2万。
垃圾清运:合同写"含首车",超量部分可联系物业指定清运队,价格直降60%。
防水工程:拒绝陶粒回填,改用炭渣回填(180元/㎡),防潮效果更好。
结语
装修不是赌局,那些不敢把"恶意漏项双倍赔付"写进合同的"零增项",大概率是准备收割的镰刀。记住:关键主材自己买,施工日志天天查,才能把钱包攥在自己手里!
大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